您现在的位置:河南质量网 >> 企业风采 >> 车间里的质量“追梦人”

车间里的质量“追梦人”

时间:2021-2-4 8:43:26来源:河南质量网作者:

车间里的质量“追梦人”
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生产一线见闻

宋晓霞 中国质量报记者孙中杰

    1月29日下午,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一拖)的生产车间内,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生产工人紧张有序地操作着设备,管理人员步履匆匆的穿梭在生产车间,生产线前的电子统计屏实时记录着产品下线情况,工人们专注的神情丝毫没有受到记者一行人的影响。

    “你们过年放假吗?工人们的精神状态怎么样?”记者问。

    “今年国家提倡就地过年,而春节前后也正是农机行业的生产主销售旺季,一季度更是全年的重中之重,要求工人们工作效率和质量必须双重达标。面对较大的工作负荷,我们的工作人员任劳任怨,尤其疫情期间,严格遵守国家和公司的防疫要求,每天定期消毒、测温,进入工作区域必须佩戴口罩。虽然大部分工作人员家都在附近县区,但很多同志都表态,愿意在春节期间就地过年,一是坚决响应国家防疫号召,二是为企业的发展多做些贡献。”分装车间主任屈卫东在解决完生产线上的突发问题后,笑着对记者说道。

    “我们车间可是出劳模、出技术能手的地方,大家的职业素养、工作积极性都很高,对中国一拖的感情也很深。”屈卫东指了指不远处正忙着检修设备的同事,“这不,我们车间的质量员李润通,就是其中的典范。”

    屈卫东告诉记者,李润通2005年刚从事拖拉机装配工作时还是个“门外汉”,为了尽快进入角色,他复印整本拖拉机零件图册,逐个逐项熟悉拖拉机装配技能,一有机会就向老师傅们请教,迅速成长为行家里手。2008年成为车间质量员后,他对工作较真的态度更甚以往,平均每年召开现场质量分析碰头会200余次,解决现场突发问题700余项。在他的严格管控下,车间底盘总成交检合格率提升至99.8%。

    “最近几年,我参与并试制完成的新产品项目接近200项次。”李润通告诉记者。随着市场环境变化,新机型不断增多,车间装配难度剧增。凭借多年来积累的丰富经验,李润通带头制定了相关工作流程,为新产品的批量投产扫清了障碍。由于工作出色,他多次获得公司颁发的荣誉,并获得河南省洛阳市授予的“五一”劳动奖章。

    “这是我们车间的‘全线通’,她叫程燕。”顺着工作人员的指引,记者看到一位女工正操作着几台型号各异的数控机床,等到休息时间,才终于有机会和她聊上几句。

    年轻几岁的程燕与李润通有着十分相似的成长路径。2010年,车间引入了数控机床,让原来的手上功夫变成了脑力劳动,有不少人掉队了。“我不愿服输,就买来相关书籍开始自学编程。”谈及往事,程燕记忆犹新,“几百条的程序就那么抄下来,一个符号一个代码去抠,直到完全弄懂为止。”一段时间后,她终于熟练掌握了数控编程。在公司重点研发项目400马力重型拖拉机新产品试制时,程燕承担的15种复杂轴类零件的齿坯编程调整加工均一次性合格,无一出现质量问题。

    屈卫东说,“技术高手”程燕还有另一个身份——车间质量员,性格较真的她坚持“不制造缺陷、不传递缺陷、不接受缺陷”,并且带出了一个“不妥协”的班组,使零件交检合格率达到100%,为公司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近年来,程燕先后获得洛阳市“五一”劳动奖章,及洛阳市“技术能手”、“五一”巾帼明星等称号。

    热前组班长程才是个“90”后小伙子,但对工作的认真劲儿丝毫不输给几位前辈。作为班组负责人,零件进入热处理车间,他就需要盯紧,从热前到热后,每道工序都有他的身影。对于急件,更需要他亲自去装炉和周转,确保零件能够按节点热回。在他的带领下,班组生产日计划热回率达到96%以上,有力支撑了公司的装车需求。“没什么值得说的,只不过是熟练加肯下功夫罢了。”对于上述成绩,程才显得颇为谦虚。

    “其实,像他们这样的员工,在我们公司还有很多。”屈卫东告诉记者,“2020年尽管受到疫情冲击,我们公司仍然取得了近年来最好的成绩,这是所有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

    夜幕降临,华灯初放。当记者离开一拖生产车间时,工人们仍在紧张、一丝不苟地工作着。望着一个个忙碌的身影,记者想到,一台拖拉机由成千上万个零部件构成,而每一位员工,就像一枚枚精致的螺丝钉,一个个咬合紧密的齿轮,凝聚到一起便成了强大的能量。而在更为广阔的华夏热土上,正是千千万万个这样的“螺丝钉”,这样的质量“追梦人”,才形成了建设质量强国的时代洪流。

编辑:王宵月

责编:河南质量  

河南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 河南省教育国际 河南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 河南省教育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