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河南质量网 >> 企业动态 >> 双汇:苍鹰重生击长空

双汇:苍鹰重生击长空

时间:2012-3-6 9:06:18来源:江苏法制报作者:刘卫东 韩竹村


媒体与双汇零距离——董事长万隆接受媒体采访


屠宰生产线逐头检验


游客们参观分割车间

    □刘卫东 韩竹村

  据说,老鹰的寿命是70年,但当它40岁时,它的喙和利爪已经角质化,身上的羽毛已经蜕化。于是它就飞到最高的悬崖上,在岩石上把喙啄掉,30天后,一个新的喙就长出来,它再用喙把角质化的利爪和身上的羽毛拔去,30天后,一付新的利爪长了出来,身上的羽翼也重新丰满,这只新生的雄鹰会一跃而起,再次雄霸苍穹30年。

  站在“十二五”规划蓝图的起跑线上,经历过洗礼的双汇会更加清醒、沉着、冷静和成熟。在深刻反思及严厉整顿之后,双汇集团将由中国企业向国际化大公司转变,由速度效益型向安全规模型转变,双汇产品由高中低档全覆盖向中高档转变,继续引领中国肉制品行业。

  ——题记

  漯河,一个不起眼的内陆小城,在河南地图上都很难发现她的位置。但就是这么一个小城,却因为拥有了一颗耀眼的明珠而扬名于全国,这就是双汇。

  神奇崛起

  火腿肠撬动多级跳

  1958年,刚刚成立不足十年的新中国,为了稳定全国经济局势,各地都储备一些物资以调控市场需求。漯河因地处京广线上,交通便利,政府就在这里建了一座冷仓以储备战略所需的肉制品,1969年4月更名为漯河市肉类联合加工厂。但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冷仓,如今已发展成为一个年产值超500亿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我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在中国500强企业中排名第160位,开创了中国肉类品牌。

  1984年,漯河肉联厂资产总额只有468万元,而累计亏损却高达534万元,在河南省10个国有肉联厂中排序倒数第一。当时的职工都在想:如果谁能让我们这帮职工有活干、有饭吃,那他就算创造了一个奇迹。1984年7月,漯河肉联厂实行民主选举,万隆以全票当选为厂长。他临危受命,在全体职工大会上,发出了铮铮誓言:“我将竭尽全力,与同志们一道闯出一条新路子!”

  如何使企业扭亏为盈,是摆在万隆面前的难题。在计划经济模式下,生猪实行统购统销政策,生猪收购价格低,导致生猪货源严重不足。通过市场调查分析,万隆大胆提出:在完成国家计划的前提下,发挥价格杠杆作用,在国家生猪规定价格基础上每公斤上浮一分钱。正是靠这一分钱的调控作用,撬开了封闭几十年的计划经济的沉重闸门,方圆百公里内的生猪源源不断地涌进漯河肉联厂。当年,肉联厂奇迹般地扭亏为盈,不但填平了500多万元的亏损窟窿,还赢利了8000元。虽然只有区区的8000元,但却是肉联厂26年来实实在在的第一次盈利,这让工人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1992年2月,是双汇前进中的又一个拐点。在大家的齐心努力下,第一支“双汇“牌火腿肠问世了。看着生产线上源源不断产出的火腿肠,大家是做梦也没有想到,就是这根小小的火腿肠,奇迹般地改写了漯河肉联厂的历史。因为生产的需求增大,漯河肉联厂在全国构建了一个有形与无形结合的大市场链:东北的上亿斤玉米源源入川,育出千万头瘦肉型川猪,川猪纷纷调进河南变成火腿肠,再跳上千家万户的餐桌。在这种大流通格局下,小小的火腿肠对天南海北的资源进行了一次高效益的配置与组合。而在这个过程中,这个当时在河南排名倒数第一的漯河肉联厂实现了惊人的多级跳。1994年8月,以漯河肉联厂为核心,组建成立双汇集团。1995年4月双汇食品城(现双汇工业园)一期工程开始建设,总投资2.6亿元,共7个项目;1998年12月,“双汇实业”5000万A股股票在深交所成功上市。1999年10月河南双汇实业股份公司变更为河南双汇投资发展股份公司,1999年12月,漯河双汇商业连锁有限公司成立。2000年12月双汇工业园二期工程全面竣工投产,总投资5.6亿元,同年12月,双汇集团经国家人事部批准建立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可以说,双汇的每一次涅槃,都是一次产业扩张的自我提升。

  品牌升级

  冷鲜肉开创新纪元

  2000年,万隆考察过国外企业的先进屠宰线后感慨颇多:“你有好的设备,就能造出来好的产品;有好的设备,成本就可以降低;有好的设备,再有资金的支持,你就可以上规模。”于是万隆准备投入1亿6千万建一个冷鲜肉分割厂,同时引入一条国外先进的屠宰线。“当时,3千万就可以办一个分割厂,甚至有些小企业200多万就可以建了。”万隆告诉记者。万隆的这个想法遭到了公司上下的一致反对,理由是投入大、成本高、难赚钱。在万隆的坚持下,双汇先后开了4次董事会。后来,董事见到万隆说:“我们再不同意,想必你还要一直开下去。我们同意了。”第5次董事会,万隆的想法最终得以通过。“这个冷鲜肉分割厂投入生产后,第一年盈利1千万,第二年盈利3千万……去年盈利1亿6千万。时间证明,这个方向对了!”万隆的独特慧眼为企业赢得了巨大的市场份额。双汇集团是第一家把冷鲜肉引入国内的企业,大力推广“冷链生产、冷链销售、冷链配送、连锁经营”的肉类营销模式,实施肉类的品牌化经营,开创了中国肉类品牌。双汇集团率先把冷鲜肉的“冷链生产、冷链配送、冷链销售、连锁经营”模式引入国内,大力推广冷鲜肉的品牌化经营,实现了热鲜肉、冷冻肉向冷鲜肉转变,传统销售向连锁经营转变,改变了传统的“沿街串巷、设摊卖肉”旧模式,结束了中国卖肉没有品牌的历史,开创了中国肉类品牌。

  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冷鲜肉的研究与推广。时至今日,这些国家都已拥有了科学的加工工艺和流通技术,以及完善有效的质量治理体系。在他们的超市展销的生肉中,绝大部分都是冷鲜肉。但是,由于传统消费观念的不同,我国广大城乡居民仍习惯于购买热鲜肉,他们认为热鲜肉更新鲜、更卫生,实际上这是不科学的。牲畜在屠宰前因为惊恐、紧张,生成大量激素类物质进入血液和体液,传统的屠宰方式使这些物质滞留在动物体内,对食用者有一定的副作用。而且动物被屠宰后,机体内因生化作用产生乳酸,若不及时经过充分的冷却处理,积聚在肌肉组织中的乳酸会损害肉的品质。而且刚被屠宰的牲畜体内恰似微生物繁殖的温床,各种细菌大量繁殖,如果加热不彻底,吃下去很轻易出问题。

  而冷鲜肉却完全不同。畜禽被宰杀后,肉被在0~4℃、相对湿度90%的环境里放置16~24小时。这样,肌肉组织发生一系列变化,肌肉的僵硬状态逐渐消失,因排酸和蛋白酶、钙激活酶等多种因素作用,大的肌纤维束逐渐向小的肌纤维、纤维片转变,同时蛋白质在酶的作用下产生氨基酸(氨基酸含量可达到热鲜肉的8倍)和风味物质,使肌肉变得柔嫩、多汁,具有丰富的肉香味,便于人体消化吸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食用肉。

  冷鲜肉优点很多,但为什么以前我国没有进行推广呢?要害在于加工冷鲜肉的技术手段、硬件条件、加工工艺、质量治理体系尚不健全,一般的个体屠宰户和屠宰厂家很难实现。

  企业文化

  新思维铸就双汇魂

  为了把企业做大做强,双汇集团坚持用大工业的思路发展现代肉类工业。集团先后投资40多亿元,从发达国家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4000多台套,高起点、大规模、高速度、高效益建设工业基地。集团始终把发展方向定位于农产业加工上,紧紧围绕“农”字做文章,围绕肉类加工上项目,坚持走规模化发展、品牌化经营、产业化联动的创新之路,不断进行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从而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形成了以屠宰和肉制品加工业为主,养殖业、饲料业、化工包装、彩色印刷、物流配送、商业外贸等主业突出、行业配套的产业集群。

  双汇集团凭着“优质、高效、拼搏、创新、诚信、敬业”的企业精神,以“产品质量无小事,食品安全大如天”,“消费者的安全与健康高于一切,双汇品牌形象和信誉高于一切”为质量方针,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率先引入系统管理理念,于1994年引入ISO9000质量体系,建立了一整套质量保证体系,完善了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先后通过了ISO9000、ISO14001、ISO22000和HACCP认证以及对日本、新加坡等国的出口认证,双汇的质量信誉和品牌价值得以不断提高。

  改革与创新是双汇文化的核心,双汇集团通过持续推行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思维创新,使企业发展获得了无限动力。以人为本,善待人才,回报人才,留住人才的用人机制,以及“用数据说话,按标准办事,看业绩评判”的考核机制,造就了大批管理、科研、经营人才,造就了双汇优秀的管理队伍、生产队伍、科研队伍、营销队伍。通过技术创新,有效化解成本竞争、质量竞争、产品品牌形象竞争的市场压力,改进和提高企业的产品技术和赢利水平。通过思维创新,实行“新产品、新包装、新价格、新结构、新形象”的五新策略,实现了新形势下的新突破,成就了行业发展的“双汇奇迹”。

  如果说设备和技术是企业的骨架,那么文化就是一家企业的灵魂。上世纪80年代,在高规格引进先进设备的同时,万隆根据当时市场形势和企业发展现状,提出了“优质、高效、拼搏、创新”的“拼”字文化,到上世纪末双汇已发展成为年销售超60亿元的肉类食品集团。进入新世纪,尤其是企业在做大做强之后,万隆适时提出了提出了“按标准办事,用数据说话,看结果评判”的“数字”文化,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强化内部管理。十年过去了,双汇集团经受住了市场经济的考验和中国入世的冲击,仅用10年的时间就创造出了一个年销售收入500亿元、肉类总产量超300万吨,中国最大、世界领先的肉类供应商,成为中国肉类行业的龙头企业。

  站在这个新的高度,双汇集团再一次提出了“诚信立企,德行天下”的“诚信”文化,将诚信作为双汇的核心价值观,做到对职工讲诚信,对政府讲诚信,对股东讲诚信,对客户讲诚信,对消费者讲诚信,依法经营,公平竞争,切实承担起一个大企业应负的社会责任。

  双汇品牌,承载着双汇优秀企业文化的全部,代表着双汇的信誉,代表着双汇的产品品质。发展和弘扬双汇这个中国品牌,是双汇人永远的使命。

  山雨欲来

  不气馁重生击长空

  2011年2月的漯河,室外依然寒风凛冽,空气中还弥漫着新年的味道。全体双汇人已经整好行囊,开始了新一年征程。2月10日,漯河市体育馆里春意盎然,2010年度“双汇集团百厂超百亿奖”颁奖盛典正在这里隆重举行。漯河市委市政府四大领导班子、集团领导及3000多名员工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双汇集团那激动人心的一刻,2010年双汇集团销售突破500亿,实现了历史性的新跨越。在这“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双汇集团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到“十二五”末,集团的肉类总产量将由现在的300万吨达到600万吨,销售收入由现在的500亿达到600亿;要在全国建设一百个工业基地,利润超过100亿。“缔造500亿的辉煌,我们携手共进;奔向1000亿的征程,我们一路同行!”万隆董事长在颁奖典礼上动情地说。催人奋进的号角已经吹响,双汇65000多名员工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展望未来,他们信心百倍。

  可是,人们万万没有想到,就在一个月后的中央电视台3.15晚会上,突然曝出集团旗下济源双汇有瘦肉精猪流入,这一爆炸性新闻如同一盆凉水当头泼来,一夜间,空前的压力和危机迅速蔓延至整个集团,质疑、批评、诋毁之声铺天盖地袭来,人们一下子懵了。

  事发当天,正在北京开会的万隆紧急赶回漯河,连夜主持召开了全集团高管参加的专题会议,会议一直持续到第二天清晨6点。万隆力排众议,作出决定:第一时间向消费者道歉,“有错,我们就要认,我们基层人员的疏忽给消费者带来了困扰,我们就要道歉。”

  痛定思痛

  高标杆筑牢防火墙

  双汇集团为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采取以下措施,以更高标准严把产品质量安全关,筑牢食品安全防火墙。

  生猪逐头检验,源头控制。从2011年3月16日起,双汇集团实施生猪屠宰在线逐头检验,大大超过了国家规定标准,成为当前肉类行业食品安全新标杆。据双汇集团的一位高管告诉笔者,仅此一项,双汇集团将增加检测费用3个多亿。为安全不惜成本,不计代价,双汇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第三方检测,公开透明。中国检验认证集团作为当今国内同行业最大的跨国公司,曾是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唯一的商品检测机构。目前,双汇集团中国检验认证集团签订了食品安全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对双汇集团的产品质量、食品安全和内控体系,进行全方位的第三方监督审核和检测检验,并定期向企业和社会反馈结果,以期走出一条全新的食品安全监督模式,确保消费者的安全与健康。

  建立索赔机制,把好上游关。双汇集团向广大供应商重申了旨在强化源头控制的索赔制度。制度规定,双汇集团生猪收购头头检验,原辅料进厂批批检查。凡提供有毒有害等非食品原料的供应商,除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处理外,还要按“问题生猪”或“问题商品”价值的两倍进行索赔;供应商供应的各类物资,必须证件真实有效齐全,如弄虚作假,无论是供应商还是企业的职工,都要负法律责任和经济赔偿,决不让一头“问题猪”和“问题原料”流入双汇。

  设立企业安全日,警钟长鸣。双汇集团把每年的3月15日设为“双汇食品安全日”,并同时成立“双汇集团食品安全监督委员会”,邀请肉类行业、食品行业、公共媒体、政府监管部门等外部专家监督企业的生产经营;建立企业食品安全奖励基金,并于每年3月15日“双汇食品安全日”期间,对坚守食品安全的供应商、销售商进行表彰、奖励;设立举报制度,彻查、严惩危害食品安全的事件和责任者。

  发展养殖业,联动保安全。双汇集团将加快发展养殖业,进一步完善双汇产业链。屠宰加工厂建到哪里,养殖场就跟到哪里。围绕工厂配套建设年出栏50万头的养殖基地,并配套建设年产20万吨的饲料加工厂,以此来保证对上游生猪资源的安全控制。

  开放式办厂,欢迎进厂参观。为了与消费者随时沟通,扩大生产透明度,双汇集团以坦诚的态度,随时欢迎各界朋友进厂参观,与生产现场零距离接触,切身感受产品生产严格的品质保证,以增加消费者及各大媒体对双汇集团的信任。

  “在成本和安全这道选题上,无论成本有多大,我们首先选择保障食品安全。”万隆说,“有人问我头头检验你能受得了?不是自己找死吗?如果我没有这个本事,可能自检死。但我宁可检死,也不能再出问题。”

  2011年5月15日,河南省省委书记卢展工专程到双汇集团调研座谈时指出,双汇在应对此次危机时表现出了不推诿、不埋怨、不气馁的“三不”精神,以及敢面对、敢揭短、敢担当的“三敢”作风。卢展工寄语双汇:来之不易、倍加珍惜,痛定思痛、再创辉煌。

  社会责任

  敢担当双汇慈善会

  双汇集团在追求企业高速发展的同时,长期以来切实履行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以教育、慈善、文体为重点领域支持社会公益事业,促进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五年来,双汇集团在抗震救灾、扶危济困、捐资助学、支持文体事业等社会公益事业方面捐款捐物累计达7400余万元,获得社会广泛好评。

  每遇重大自然灾害,双汇集团总是高度关注、快速反应、鼎力相助。2008年汶川大地震,双汇集团捐款捐物达1500多万元;2010年玉树地震企业捐款600万元。双汇集团2008年荣获国家民政部颁发的中华慈善奖……

  持续关注和扶助弱势群体是双汇集团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另一重点。2010年给河南省教育厅捐款3000万元,资助2000名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几年来,敞开大门招收大中专毕业生12000多人,大力支持社会就业……

  双汇集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累计投资20多亿元配合国家产业布局战略调整。为支援大三峡建设在宜昌投资兴建一个加工基地;为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投资建设三个加工基地;为支持四川地震灾后经济重建投资7亿多元扩建绵阳双汇……

  双汇集团坚持围绕农字做文章,实现产业化带动,企业每年可消化2000万头生猪、70万吨鸡肉,6万吨植物蛋白,带动周边养殖业、饲料业、屠宰加工业实现产值400多亿元,有150多万人从事与双汇相关的产品分销、物流配送及养殖,有力促进了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为更好的参与和开展慈善公益事业,双汇集团于2010年12月成立了“双汇慈善会”,为将来更大力度、更高层次、更加系统地推动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四化”方针

  再跨越缔造世界级

  “十二五”期间,双汇集团将坚持“产业化、专业化、现代化、信息化”四化方针,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使双汇集团的年肉类总产量由300万吨发展到“十二五”末600万吨以上,年销售收入由500亿元发展到超1000亿元,力争打造一个世界级的肉类加工企业。

  产业化,保食品安全。打造完善的产业链,完成从农场到餐桌的一条龙作业,把食品安全管理融入到整个产业链,实现肉品质量的全程控制,提高肉类食品安全整体控制水平。

  专业化,提高竞争力。坚持“高起点、上规模、高速度、高效益”的原则,把企业做专做精,始终保持国内规模最大、设备最优、技术先进、竞争力强,通过专业化提高产业链的运营质量,推动中国肉类工业上台阶。

  现代化,促进结构调整。走大工业的发展思路,加快现代化改造,用大工业代替小作坊,用工业化推动肉类工业结构的调整、安全控制模式的升级、发展方式的跨越等。

  信息化,实现科学管理。用信息化改造企业的管理,实现数据的大集中,管理的大整合,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防范风险,改变肉类工业传统落后的管理方式,促进企业快速健康发展。

  (摄影 万红卫)

责编:河南质量  

河南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 河南省教育国际 河南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 河南省教育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