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市场监管局在清丰县成功举办“2025年家具行业标准赋能活动”,为当地家具产业注入新动能。这场活动不仅是行业标准化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更是清丰县多年来持续优化服务、赋能产业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从产业集群打造到全链条服务体系建设,从质量提升到品牌塑造,清丰县通过一系列精准有力的举措,让“清丰家具”从县域一隅的产业幼苗,长成了全国知名的“北方实木大树”。
走进清丰县家居产业园,标准化厂房鳞次栉比,智能化生产线有序运转,一块块木材在这里变身精致家具。这片9.53平方公里的产业热土,已集聚近200余家家具企业,年产家具280万件(套),产值突破300亿元,“清丰家具”更是拿下工信部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区域品牌”的金字招牌。这份亮眼成绩,始于清丰县委、县政府“把家居产业当生命线”的战略定力。
为了让企业 “落地即生根、成长无烦恼”,当地拿出了满满的 “诚意”:土地供给优先保障产业园建设,5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让企业“拎包入驻”;金融支持精准滴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专项信贷让企业不差“发展钱”;人才引育“柔性发力”,150余名高层次人才扎根生产线,复旦大学专家团队手把手指导技术升级。如今,全县39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茁壮成长,“四上”企业研发覆盖率达86.5%,丽曼俪的健康监测床垫和沙发、谊木印象的全案实木整装,都是“清丰智造”的亮眼成果。
企业发展得顺不顺,市场监管服务是关键。在清丰县市场监管局,“家具产业服务专窗”总是最热闹的地方——工作人员手把手帮企业办注册、改信息、办注销,2025年以来已新办家具企业60家,高效办结302家次变更、注销业务,让企业少跑冤枉路。
质量是家具的“生命线”,这里的监管既有“力度”更有“温度”。河南省家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清丰)就像产业的“体检中心”,能检测6大类108个产品、196项参数,年均80余批次抽检、500余批次委托检验,从木材甲醛含量到家具承重性能,每一项指标都严把关口。针对中小微企业质量短板,监管部门还上门开展质量管理体系培训,目前已有2家企业的5类产品拿下绿色产品认证,让“清丰家具”的环保口碑越传越广。
“以前怕专利被仿,现在有了‘保护盾’!”龙丰实业负责人拿着刚到手的专利证书感慨。为了守护企业创新成果,清丰县市场监管局在6家龙头企业设立知识产权工作站,帮企业申请外观专利328件、实用新型专利30件、商标117件,更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帮企业拿到5200万元贷款,让“图纸”变成“资金”,让创新敢投入、有回报。在标准制定上,当地也不甘落后,参与制定《家具行业绿色工厂评价导则》国家标准、《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石材家具》团体标准,全县主要工业产品采用国际标准率超95%,让“清丰标准”跟上行业前沿。
绿色是清丰家居的“底色”。走进鑫富源集团的生产车间,看不到粉尘弥漫,闻不到刺鼻漆味——这里的“绿岛”共享喷涂中心、水性漆替代工艺,正是当地推动产业绿色转型的缩影。目前,35家企业完成水性漆改造,91家涉VOCs企业升级环保设备,16家企业获评省级零碳工厂、绿色工厂,清丰家居成功入围河南省绿色制造产业链群,让“实木家具”与“低碳环保”画上等号。
会展经济更让“清丰家具”走向全国。连续八届中国・清丰绿色家居博览会,早已成为“中国北方实木家居第一展”。今年5月的第八届家博会上,29万平方米展区里新品云集,2万件实木极简、国潮新中式家具首发亮相,吸引全国20多个省份万余家经销商赶来“淘宝”,现场签约金额达281亿元,还引来了所罗门群岛、埃及等10个国家的考察团。如今,“好家居清丰造,买家具到清丰”的口号,早已传遍大江南北。
站在新的起点上,清丰县正以标准为引领、以创新为动力、以绿色为底色,全力构建千亿级家居产业集群。随着全国商品交易市场创新监管试点的深入推进,清丰家具产业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在中国家具行业版图上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