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民生质量
济源示范区市场监管局力推市场主体 全生命周期柔性监管模式创新
发布时间:2023-01-09
来源:佚名

济源示范区市场监管局坚持创新引领,综合运用事前信用承诺、事中“沙盒”触发式监管、事后从轻免罚等多种方式,让日常监管既无事不扰、又无处不在。

事前主动承诺,夯实企业主体责任。探索建立健全信用承诺机制,印发文件,将信用承诺贯穿市场监管各业务领域和环节,强化信用监管,形成成熟稳健的信用监管机制,加快推动形成市场主体主动自我约束、社会监督广泛有力、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制度机制,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注册登记环节,市场主体及其申请人,申请办理注册登记(备案)时,可指导其签订《“双告知”承诺书》等,与企业登记材料一起归档并向社会公示。在行政许可审批环节,市场主体及其申请人申请适用告知承诺制的行政许可事项时,书面作出承诺并提交有关材料的,审批机关应当场受理并将承诺内容向社会公开,强化社会监督。发现申请人不符合承诺条件开展经营的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依法撤销许可证件,并向社会公示。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管理环节,申请移出经营异常名录、(个体工商户申请恢复正常记载状态),需提交经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经营者、执行事务合伙人或投资人)签署并加盖公章(个体工商户由经营者签署)的《信用承诺书》,对符合移出条件的记录信用承诺信息并公示。“双随机、一公开”信用承诺,开展双随机抽查检查中,对发现问题待处理等情况依法处置,通过指导告诫等方式引导签署《信用承诺书》,强化主体诚信责任意识,记录并公示承诺信息。监管执法工作环节信用承诺,各单位开展其他监管执法工作中,发现违法行为时依法处置,同时以指导提示告诫等方式,引导企业签署《信用承诺书》,记录并公示,目前已有2.5万户市场主体普遍签署信用承诺书并恪守承诺,在信用承诺履约情况抽查检查中,无一违反承诺,通过夯实企业主体责任,提升监管效能。

事中“沙盒式”+“信用分类”精准监管,对诚信守法主体“无事不扰”。开将信用风险低的A类企业放入“沙盒”中给予特别待遇,除非消费投诉群众举报等特殊情形,实施无事不扰“触发式”监管。开展市场主体“双随机、一公开”抽查,随机抽取市场主体、随机匹配执法人员,检查结果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司系统向社会公开。采取信用风险分类差异化监管措施,提升监管精准性、靶向性、有效性。按照低信用风险、一般信用风险、较高信用风险、高信用风险将企业确定为ABCD四级,分别按照3%5%20%50%的比例随机抽取企业名单。委托专家协同审计,引入更多抽查事项,“进一家门,查多项事”。进一步实现监管成效最大化、监管配置最优化、监管精准化、对企业干扰最小化,真正让监管对违法失信者“无处不在”,对诚信守法者“无事不扰”。

    事后轻罚免罚,依法推动包容审慎监管理念生根壮大。制定“四新”经济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实施意见,全面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有关精神,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向纵深发展。同时,聚焦市场主体减负纾困,严格依据《行政处罚法》和市场监管领域有关单行法的相关规定,制订涉企免罚轻罚事项清单。除严重危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以及国家安全等违法行为外,针对轻微违法行为依法实施不予以处罚或减轻处罚,对未年报企业实施包容期不予处罚制度,为经济发展培训温床,打造有温度的执法,为企业发展助力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