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如何推动区域企业协同共进,实现整体提质增效?近年来,漯河市围绕食品产业特色,打造“链主带动+要素赋能+全链协同”的“质量强链”新模式,支撑产业链供应链强链补链延链,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质量联动提升、聚合发展。
研究室里,菌种培育严谨高效;仓储间内,各类产品整装待发……深冬时节,漯河微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内十分繁忙。“我们研发的益生菌粉等产品,除了远销国内外,给双汇、卫龙这些‘家门口’企业供应的产品也供不应求。”近日,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介绍。
源头产品位于质量链的前端,对后端企业产品起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作用。该公司加强源头产品质量管控,相继通过ISO9001、HACCP、FSSC22000等体系认证。同时,配备全自动发酵罐、高速离心机、冷冻干燥机等先进设备和分析仪器,全流程提高产品质量,进而保障了后端企业产品质量的安全性、稳定性。目前,该公司采取“益生菌+食品”的方式,让益生菌走进更多食品企业,推动了漯河食品的迭代升级。
“就像自行车链条一样,只有‘链’上的每个企业都质量过硬,整个‘链条’才能高效运转。”漯河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形象地比喻道。该局实施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监管,持续提高食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同时,推动“数字食安”顶层规划,建成中国(漯河)食品云、“漯河智慧食安区块链云平台”等食品安全数字赋能监管体系;在全省创新实施食品生产企业信用分类监管,613家获证食品生产企业已全部完成信用风险分类,用精准监管保障各个质量链环“无缝对接”。
同样注重质量把控的,还有卫龙食品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卫龙美味二期园区生产车间内,自动化生产线上,运送着不同的食品原料,经过选材加工、制作分装、熟制消毒等数十道工序后,一包包卫龙休闲零食制作完成,被装箱销往各地。
作为漯河休闲食品产业链链主,卫龙公司以“质”致远,带动产业链企业提质升级。该公司严把采购关,确保原辅料品质达标。建设10万+级洁净标准的全自动化无菌生产车间,从食品原料加工到调味、包装等工序,实现全流程自动化生产。明确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加强对原材料质量检测、生产过程监控和成品检验等工作,与河南省食品检验研究院等专业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实现全方位品质管控。
怎样让“链”上的企业质量同步提升?漯河的答案是以标准提升能级。该市围绕肉制品、调味面制品等十大重点项目,持续推进“标准漯河”建设,出台一系列奖励政策,鼓励企业创标准、定标准、守标准。目前,漯河市食品企业制定企业标准1000余项,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5项、团体标准21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92项。
聚焦质量链末端的小微企业,漯河市积极开展质量管理提升行动,在136家企业进行试点,帮助他们建立起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服务体系,在全市形成了以国家肉制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为龙头,以中原食品实验室等为骨干的全覆盖食品检验检测体系,建成漯河市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线上平台(“NQI”),设立12个线下服务平台,为企业质量提升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撑。
质量强则产业兴,链条强则果满枝。目前,漯河食品行业总规模超2000亿元,占全省的1/5、全国的1/50。麻辣面制品、肉制品、冷鲜肉单品产量均居全国第一。全市形成了肉制品、预制菜、休闲食品、功能食品、食品辅料、食品包装六大产业链产业集群,成为河南省万亿级食品产业集群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