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抽检后,那些合格的备份样品该如何处置?在河南漯河,这些曾被视作 “闲置资源” 的样品,正通过一种全新模式“变身”爱心物资,既杜绝了浪费,又传递了温暖。近日,漯河市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以下简称“漯河市质检中心”)就将一批价值8000余元的抽检备份样品,捐赠给了当地公益组织。
据悉,这批捐赠的物品均来自该中心在食品抽检中的合格备份样品,主要包括米、面、油、熟肉制品、调味品等共计200余批次,价值8000余元。捐赠前,该中心对抽检备份样品逐一核对,重点排查包装完整度、保质期、食用价值、是否涉及二次污染等情况,并对备份样品进行分类整理、加贴标识,保障捐赠物品的食品安全。
“在食品安全抽样检验中,除去用于检验的样品外,我们还会留存备份样品以备复检。合格的备份样品食品安全得以保证,具备再利用价值。”漯河市质检中心公共检测事务科负责人表示,一直以来,该中心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等要求,按照漯河市市场监管局关于推进食品抽检合格备份样品合理利用的相关规定,建立工作制度,对备份样品的储存环境、温度湿度等进行更加严格规范的管理,保障备份样品可溯源、保存得当、去向明晰,防止备份样品随意处置、损失浪费。
据了解,与普通的社会捐赠不同的是,抽检合格备份样品每类品种数量不多,且保存环境和保质期差异大,该中心按样品保质期、储存环境、温度湿度要求等进行分类存放,建立合格备份样品再利用清单,并将要捐赠的备份样品封条及外包装进行拆毁,确保科学分类、物尽其用,防止备份样品再次流入市场。
同时,拓展捐赠渠道,根据被捐赠群体需求,合理安排捐赠物品,确保捐赠物品能够精准地流向有需要的群体,该中心以米、面、油、调味品等保质期较长、剩余保质期充足的预包装食品为主进行捐赠,守住食品安全底线,真正发挥食品抽检合格备份样品的社会价值。
截至目前,漯河市质检中心已向相关单位和公益组织捐赠价值5万余元的合格备份样品。该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机制,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地开展合格备份样品再利用工作,实现减少食品浪费与履行社会责任的双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