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岩盐之都”,河南省叶县近年来聚焦盐化工与尼龙化工两大主导产业,以“强链、补链、延链”为主线,推动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在百城质量提升活动中走出资源型县域转型新路径,打造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叶县样本”。目前,当地盐化工与尼龙化工产值已突破800亿元,叶县连续三年跻身全国制造业百强县。
强链固基,筑牢质量发展硬支撑。叶县坚持“质量立基、标准引领”,从政策、企业、园区三端发力提升产业链基础能力。政策层面出台工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设立质量提升专项资金,通过“双向激励”机制推动“亩均论英雄”改革,开发区亩均税收同比增长18.3%;企业层面强化质量管控与标准建设,平煤盐化工业盐纯度稳定在99.5%以上、产能占全省90%,神马帘子布产品强度超行业标准15%,工业丝与帘子布产能位居全球第一;园区层面投资近5000万元完成中国尼龙城封闭化改造,建成智慧管控平台与资源共享管廊,实现资源精准调配,企业年降本最高达4000万元。
补链攻坚,打通产业发展中梗阻。针对产业链关键环节“卡脖子”问题,叶县实施靶向突破,推动产业循环贯通。尼龙化工领域,10万吨/年己二腈项目投产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神马氢化学煤制氢氨项目补齐氢氟供应短板;盐化工领域引入维中医药中间体项目,形成“氯气—医药中间体—盐酸”闭环循环;跨园区管廊打通两大产业资源通道,2024年协同降本1.2亿元,产业链韧性持续增强。
延链提质,拓展价值增长新空间。叶县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化、多元化延伸,实现从“资源输出”到“价值创造”的转型跨越。盐化工领域构建“工业盐—氯碱—精细化工—新能源”全链条,盐产品附加值从300元/吨跃升至30万元/吨,废弃盐穴建成200MW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年发电量5.28亿度;尼龙化工形成“煤基原料—中间品—终端制品”完整链条,终端产品延伸至航空轮胎、防弹衣等高端领域,华盾新材芳纶Ⅲ纤维强度超钢丝5倍,高端产品出口占比达35%。
如今,中国尼龙城已集聚化工企业87家、高新技术企业58家,研发投入占比达3.8%,攻克关键技术12项,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7%。叶县的实践证明,资源型地区通过政策引导、龙头带动、园区支撑、循环协同,以“链”思维推动质量、效率、动力变革,就能实现从“规模优势”向“质量优势”的跃升,为全国同类地区产业转型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