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阳市市场监管局积极响应国家及省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紧密契合市委 “五聚五提” 工作要求,以改革为突破点、创新为驱动力,兼顾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发展与安全,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强大动力。截至 2024 年,南阳市经营主体总量已达 105.2 万户,在全省稳居第二位,市场活力持续高涨。
在优化审批流程方面,南阳市市场监管局以 “减环节、降成本、提效率” 为核心,构建 “极简审批 + 智慧服务” 新模式。创新性推出 “机器换人” 审批模式,在城区设置 27 台 “智慧审批自助一体机”、3 个 “企业开办自助小屋” 以及 2 个 “个体户证照联办自助小屋”,实现营业执照 “7×24 小时随时办”。通过 “无感审批” 模式,已累计办理个体营业执照 2 万余份、企业执照 700 余份,自助打印证照 4000 余张,成功打造 1.5 公里 “家门口办事圈”。同时,推动企业开办、变更、注销、迁移以及餐饮店设立等 4 项 “一件事” 集成办理,线上实现一网通办,线下可一窗受理,材料一次性提交,许可一次性办结。上线 “企业开办 + 水电气暖网” 报装一站式服务,深化 “市场主体身份码” 应用,让证照信息 “一码集成、全域共享”。全面推广电子材料、电子签名、电子证照、电子印章 “四电” 应用,覆盖政务服务、不动产登记、金融等 10 余个领域。目前,全市已有 31.1 万户企业申领电子营业执照,使用量突破 230 万次,企业办事成本降低 30% 以上。
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南阳市市场监管局以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为着力点,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成立全市首个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开展跨区域跨部门联合保护行动。“南阳艾” 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西峡香菇” 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工程,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案例获得央视专题报道。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2024 年全市专利授权量达 6437 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 3268 件;新增河南省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 3 个、商标品牌指导站 5 个,3 项专利荣获省级专利奖,南阳商标受理窗口获国家知识产权局表彰。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县区全覆盖” 巡讲,推动专利转化专项计划,促成质押融资 1.06 亿元,3 项专利入选国家 “一带一路” 绿色技术推广项目,争取到中央专项扶持资金 150 万元,成功打通 “知产” 变 “资产” 的最后一公里。
在信用监管方面,南阳市市场监管局以信用赋能监管,构建 “精准化、差异化、智能化” 信用治理体系。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归集市场主体注册登记、行政处罚、经营异常等信用信息 303 万余条,建成跨部门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出台全省首个 “双随机、一公开” 地方工作指南,建立 “一业同查” 机制,覆盖 91 个行业、540 余项事项,联合检查任务占比 77%,减少对企业的打扰超 1 万家次。创新 “信用 + 执法” 模式,信用风险关联度达 90% 以上。推行信用修复 “一件事” 改革,优化失信联合惩戒机制,举办政银企对接会 48 场,授信 4.8 亿元,发放贷款 7290 万元,助力企业 “轻装上阵”。
在规范市场秩序上,南阳市市场监管局以法治思维规范市场秩序,营造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在全省首创行政执法 “观察期” 制度,实施包容审慎监管,落实 “轻微免罚”“首违不罚” 等柔性措施,依据 “四张清单” 做出免罚决定 367 项,让监管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建立豫南四市公平竞争审查跨区域协作机制,引入 “观市・问竞” 智能审查平台,对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等领域开展第三方评估,清理妨碍公平竞争政策 25 件,审查政策措施 661 件,破除市场 “隐形壁垒”。开展反不正当竞争 “守护” 专项行动,2024 年查处网络及民生领域不正当竞争案件 23 起,罚没款超千万元,切实维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从 “群众跑腿” 转变为 “数据跑路”,从 “严管重罚” 转变为 “包容审慎”,从 “单兵作战” 转变为 “多元共治”,南阳市市场监管局凭借刀刃向内的改革勇气和创新突破的实干担当,书写了优化营商环境的精彩篇章。下一步,该局将持续深化 “放管服效” 改革,以更高标准、更优服务、更实举措,为南阳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贡献市场监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