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中国质量报》以《河南强化质量强链建设助推产业发展迈向新高度 160类产品获授权使用“美豫名品”》为题,刊发了本报记者采写的稿件,报道了河南以“美豫名品”为抓手推进质量强省建设的生动实践。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大力推进质量强企、强链、强县的战略背景下,河南省通过系统性的质量提升工程,将品牌培育与产业升级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原特色的质量发展之路。笔者认为,这一做法为全国各地落实市场监管总局提出的质量“三强”战略提供了可复制的创新样本。
在质量强链方面,河南构建了“部门主导、链主引领、链员协同、机构赋能”的创新模式,围绕超硬材料、新型电力装备等重点产业链,投入专项资金开展质量攻关,组建 50 个质量技术创新联合体,累计解决 778 个质量问题,创造经济效益超千亿元。这种以产业链为纽带的质量提升机制,既强化了产业链韧性,又推动了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为全国产业链质量升级提供了有益借鉴。
质量强企的关键在于培育标杆企业,发挥标杆的引领作用。河南通过“美豫名品”公共品牌建设,严格筛选标准,首批 128 家企业中 58 家为千亿产业链链主企业,38 家曾获省长质量奖,32 家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这些企业不仅在技术创新上引领行业,更通过质量管理体系升级,带动产业链整体质量提升。例如中铁装备、宇通客车等龙头企业,通过质量强企行动,成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质量强县则需要激发县域经济的质量发展活力。济源示范区以“美豫名品”培育为抓手,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巩义市打造“大质量”发展环境,西峡县探索“以质量立品牌”的发展路径,这些实践表明,质量强县建设需要将质量提升与区域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河南通过建设 95 个县级检验检测机构 “一站式”服务平台,为县域企业提供全链条质量服务,有效提升了县域经济的质量竞争力。
河南的实践证明,质量“三强”战略不是孤立的任务,而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系统工程。通过“美豫名品”品牌培育,河南将质量强链的产业基础、质量强企的主体作用、质量强县的区域特色有机结合,形成了质量提升的整体合力。这种做法不仅提升了河南产品的品牌美誉度,更推动了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新时代推进质量强国建设提供了生动的河南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