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7 日,河南省南阳市在有机产业领域再添新突破。笔者从南阳市市场监管局获悉,截至目前,全市有机产品认证获证组织达 62 家,认证证书 133 张,两项数据均居河南省首位。为进一步保障有机产品质量,破解跨区域监管难题,南阳市与四川省泸州市创新开展"云端合作",共同探索有机产品认证监管新模式,全国首例区域协同监管机制在有机认证领域落地。
随着有机产业快速发展,南阳市唐河县作为全国重要的优质酒原料基地,其有机小麦的种植、存储、加工涉及多地协作,传统监管模式已难以满足需求。在河南省、四川省市场监管局的指导下,南阳市与泸州市市场监管局打破地域限制,通过视频联席会议共商监管创新路径,拟定《泸州 — 南阳有机产品认证有效性跨区域协同监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有机产品认证监管迈入跨区域协作新阶段。
"有机产品认证公信力直接关系产业命脉,协同监管是保障质量的关键举措。" 南阳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两地将围绕三大核心方向深化合作:
构建信息共享网络,打破数据壁垒。通过搭建跨区域信息交换平台,定期共享有机认证获证组织、认证机构名录、监督检查结果及风险预警信息。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实现有机产品从种植基地到终端市场的全链条数据实时互通,形成 "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 的监管闭环。
统一标准强化协同,提升监管效能。联合制定有机产品全产业链监管细则,统一检查流程、判定标准和处置规范。针对有机小麦种植、采收、运输、加工等关键环节,开展联合检查、交叉抽查及专项整治行动,并建立风险预警联动、案件协查协办机制,确保 "一地发现问题,多地联动处置"。
整合资源深化交流,筑牢质量防线。汇聚两地认证检测专家、行业权威资源,联合开展风险评估与技术指导;定期组织有机认证标准、监管政策培训,为监管人员和企业代表提供专业提升平台,全面增强风险防控能力。
此次川豫两地 "云端牵手",不仅为破解有机产品跨区域监管难题提供了创新样本,更为全国有机产业高质量发展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随着跨区域协同监管机制的落地实施,南阳市将进一步夯实有机产业发展基础,助力绿色农业迈向更高质量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