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民生质量
济源示范区:筑牢质量根基 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5-07-09
来源:佚名

为深入贯彻落实质量强国、质量强省战略部署,济源示范区立足自身产业基础优势,始终秉持“质量第一”理念,将质量工作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通过全面实施质量强市战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质量品牌建设,健全质量发展体系,推动质量强企强链落地见效,一批质量标杆企业加速崛起,区域总体质量水平稳步提升,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强化政策引领 构建高质量发展保障体系

济源示范区从政策、机制、投入三方面协同发力,为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在政策支撑上,将质量理念贯穿于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实施意见》《大力实施质量强市战略的实施意见》等重大政策文件中,同步制定《质量强市工作要点》,细化任务举措,确保各项政策精准落地,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机制建设方面,健全 “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行业自律、社会监督” 的质量工作机制,市政府常务会议定期专题研究质量工作,常态化开展质量提升、“质量月” 等系列活动,并将质量考核结果纳入领导干部考核重要内容,形成齐抓共管的质量工作格局。

投入保障上,设立质量政策奖励资金,在质量基础设施建设、质量提升项目、质量创新研发等领域加大投入力度,先后出台《质量提升若干政策》《关于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的实施意见》等扶持政策,累计落实质量政策奖励资金超亿元,有效激励企业提质增效、做优做强。

坚持创新驱动 激活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济源示范区以创新为核心引擎,通过构建创新体系、强化标准引领、赋能知识产权,持续激发质量发展活力。

在创新体系建设中,深化政产学研用融合,建成 15 条中试生产线和 119 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其中纳米材料中试基地入选省首批中试基地,先进有色金属材料研究院获批省第二批产业研究院,重大新型研发机构数量稳居全省第一方阵。中原特钢成功研制国内首台 EVA 超高压装置反应器及中冷器,彰显了济源在高端制造领域的创新实力。

标准引领方面,积极落实标准河南建设要求,将标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累计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 43 项、行业标准 42 项、地方标准 94 项,创建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 6 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区 46 个,以高标准引领高质量发展,推动特种钢等产业跻身全国优特钢第一阵容。

知识产权赋能成效显著,出台《济源示范区知识产权强区建设纲要(20232035 年)》,成立全省首家知识产权数字确权认证中心,培育国家、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11 家。目前,全区企业获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超 10 亿元,有效发明专利达 678 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 9.2 件,有效注册商标总量 11129 件,中国驰名商标 7 件,知识产权创新动能持续迸发。

夯实发展根基 筑牢质量安全与保障防线

济源示范区从经营主体、质量安全、质量保障三个维度,夯实质量发展基础,为产业升级筑牢根基。

在经营主体培育上,出台《关于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实施经营主体倍增提质专项行动,通过 “扩大增量、稳定存量、提升质量” 三管齐下,打造 “济速优办”“济市优服” 服务品牌,市场主体总量突破 11 万户,“个转企” 培育成效显著,实现量质齐升。

质量安全监管全面强化,一体推进产品、工程、服务领域安全监管,深化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推行 “双随机、一公开” 监管制度化。巩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区)建设成果,加强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和工程质量监管,严厉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开展涉老领域虚假宣传 “雷霆” 行动。完善质量诚信 “红黑榜” 制度和行刑衔接机制,严肃查办各类质量违法案件,全区质量抽检合格率稳步提升,多年未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为质量发展营造了安全稳定环境。

质量保障能力持续提升,创新开展质量基础设施 “一站式” 服务,建成 “济质源” 服务平台和综合服务中心,吸纳 265 名专家入驻,设立 18 个服务点,联动 44 家省级发证检验检测机构,实现服务全覆盖。率先推动企业首席质量官在线学习、报名和考试常态化,累计服务企业超 1000 次,帮助 120 余家企业解决质量技术问题 230 余个,减免费用 500 余万元,为企业节约成本超 1000 万元,有效助力重点产业质量联动提升。

树立标杆示范 擦亮 “济源质量” 品牌名片

济源示范区通过发挥政府质量奖、质量服务、品牌示范的引领作用,持续提升 “济源质量” 影响力和美誉度。

政府质量奖示范效应凸显,出台《济源市市长质量奖管理办法》,开展梯次培育,推广卓越绩效管理等先进方法。目前,豫光集团等 2 家企业荣获省长质量奖,金利集团等 2 家企业进入省长质量奖培育库,济源钢铁等 29 家企业荣获市长质量奖。在龙头企业带动下,济源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绿色铅锌冶炼基地和白银生产基地,优特钢产业跻身全国第一阵容。

质量服务示范作用显著,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指导 110 余家企业升级管理体系,获认证证书 1426 张,解决管理问题 89 个。通过 “政产学研用” 联合攻关和 “点对点” 技术帮扶,助力中小企业提升质量水平,其中河南绿茵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帮扶案例获评省级优秀案例。

品牌培育成果丰硕,聚焦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强化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双轮驱动。目前,济源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和证明商标 6 个,获批全国矿用防爆电器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等一批国家级、省级区域品牌;培育绿色食品 15 个,30 家企业进入 “美豫名品” 培育库,豫光金铅、中沃、王屋山景区等 6 家企业荣获首批河南省 “美豫名品”,拥有中国驰名商标 7 件、全国质量标杆企业 5 家、省级质量标杆企业 15 家,“济源品牌” 影响力持续扩大。

 

下一步,济源示范区将以全国质量强县(区)培育城市建设为契机,进一步突出质量建设的核心地位,持续提升质量发展水平,深化 “美豫名品” 品牌培育,以高质量发展为现代化济源建设注入澎湃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