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湖滨区涧河农贸市场,商户王大姐摊位的电子秤贴着崭新检定标签,买菜的张大爷用手机“砝码”功能现场核验后满意点头:“现在买东西心里踏实,这秤准着呢!”这生动一幕,正是三门峡市市场监管局深耕计量工作的真实写照。
电子计价秤的精准与否,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菜篮子”。近年来,该局持续开展“计量护民生”专项整治,创新推出“执法监管+惠民服务+宣教共治”三位一体工作法。在近期的专项行动中,全市查处电子计价秤违法案件70起,整改率100%,罚款1.58万元。同时,开展数十次“手机变砝码”活动,发放标签上万张,让群众轻松参与监督;召开政策宣贯会,推动市场主体签订诚信承诺书,形成共治合力。 与电子计价秤一样关乎民生福祉的,还有与家家户户“钱袋子”紧密相连的民用“三表”(水表、电表、燃气表)。今年以来,全市已更换到期计量器具超1.3万块,严格执行首次检定和到期轮换预警机制。结合水电气计量专项整治,工作人员既在广场发放科普手册、制作便民视频,又加大检查力度,严惩计量作弊,让群众明明白白消费。
除了电子计价秤和民用“三表”,其他民生领域的计量监管同样毫不松懈。在出租车计价器监管中,重点核查计价器检定与运行情况,严查作弊行为;在学校周边眼镜制配场所,聚焦验光设备精准度,防止青少年视力受二次伤害;在加油机监管中,推行“双随机+重点监管”模式,对投诉集中站点加密抽查频次。多领域联动发力,全方位筑牢民生计量防线。
计量不仅是守护民生的“公平秤”,更是驱动产业升级的“精准引擎”。三门峡市市场监管局打造“政策+服务+培训”助企模式,让计量技术深度融入企业发展全流程,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在“送政策到企业”活动中,该局计量工作人员面对面宣讲计量法规,解读强检与非强检器具分类规则,累计发放资料2000余份。组建的计量技术服务队深入10家专精特新企业和5家“小巨人”企业,现场指导完善计量管理手册、合理配备器具,解决实际问题5个。同时,组织50余家企业200余人参加公益讲座,为28家重点用能单位70余人开展能源计量审查培训,全方位提升企业计量管理能力。
坚实的技术根基与专业的人才队伍,是计量工作精准高效的核心保障。三门峡市市场监管局以“筑基+扩能”双轮驱动计量标准建设,一方面完成辖区检测机构2项到期计量标准复查,确保量值传递准确;另一方面受理15项企业计量标准建标申请,覆盖能源、电力、冶金、水利等多个领域,助力企业提升关键参数检测能力.
人才梯队建设同样成果显著。通过“师徒结对”“技能比武”等机制,全市31名注册计量师中一级占比达33%,形成“学科带头人+技术骨干+青年后备”的人才架构。组织企业参加省级计量讲座,40余家企业150余人次参训,为计量事业持续发展储备了坚实力量。
从菜市场的电子秤到企业的精密仪器,从居民家中的水表到工厂的能源计量系统,三门峡市的计量工作正以“精准之尺”量体裁衣,既守护着百姓的幸福生活,又助推着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未来,随着计量改革创新的不断深化,这把“尺子”将更加精准,为城市发展描绘出更清晰的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