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市场监管局以行风建设三年攻坚行动为引领,聚焦经营主体健康发展需求,通过打造便捷化服务载体、构建规范化风险防控体系、推行高效化修复机制,提供 “全方位” 信用服务,助力经营主体以 “信用” 增 “信心”,持续擦亮当地营商环境 “金字招牌”。
在服务指导方面,许昌市创新设立 “经营主体年报和信用修复义务服务点”,精准疏通政策落地堵点、连接服务断点、破解实操难点。这些服务点重点布局在经营主体集中的街道、集贸市场、居民小区及银行网点,由经过专业培训的个体私营经济协会会员、银行工作人员担任志愿者,现场指导周边经营主体完成年报申报与失信修复申请。目前,全市首批 147 个义务服务点已覆盖 9 个县(市、区)的 48 个乡镇(街道),累计有效指导 6 万余户经营主体完成年报公示,帮助 3500 余户失信主体顺利修复信用,让政策红利直达市场末梢。
为推动经营主体从 “被动避风险” 转向 “主动防风险”,许昌市编制《信用合规指导清单》《信用合规建设指引》,梳理出行政处罚、信用约束、信用修复等 3 大类 82 项涉企行政合规指导事项,为企业提供清晰的 “信用导航”。通过开展 133 场信用合规建设宣传活动,惠及 6.63 万户市场主体,现场解答咨询 8574 次,纠正轻微违法行为 4610 个,消除潜在失信风险 4591 项,为经营主体节约失信成本超 1 亿元。结合 2024 年度年报工作,全市成功 “唤醒” 1400 余家 “休眠企业”,引导 213 家无经营意愿企业主动注销,从源头避免因 “放任不管” 导致的失信风险。
在提升信用修复效率上,许昌市推行行政处罚决定与信用修复告知 “双送达” 机制,累计向经营主体送达信用修复告知书 4000 余份,当场明确修复途径、时限,并配套提供合规经营方案与修复路线图,帮助企业减少因失信带来的经济成本和政策盲区造成的时间成本。同时,通过优化流程、简化手续,将经营异常名录信用修复时限由 5 个工作日压缩至 2 个工作日,办理效率提升 60%;开通线上信用修复功能,已审批通过 64 家企业、503 家个体工商户的线上经营异常移出申请,真正实现 “企业少跑腿,数据多跑路”,让经营主体轻装上阵再出发。
一系列信用服务举措的落地,不仅为许昌市经营主体注入了发展信心,更夯实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信用基石。下一步,当地将持续深化信用服务创新,让 “守信激励、失信惩戒” 的导向更鲜明,让经营主体在规范透明的信用环境中安心经营、聚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