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民生质量
监测跑在风险前 服务做到诉讼外
河南漯河创新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推动侵权纠纷源头化解
发布时间:2025-08-02
来源:佚名

如何打破知识产权侵权纠纷的“诉讼拉锯战”,保护创新主体的合法权益?今年以来,河南省漯河市运用“监测前置、服务上门、多元调解”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让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实现高效率、低成本的“软着陆”。

在漯河市临颍县一家手机配件店里,辖区市场监管所工作人员正拿着第5期知识产权侵权风险预警提示,向店铺老板进行宣讲。“没想到新上的这款电脑支架还涉嫌外观侵权,还好你们及时提醒,我马上下架和厂家联系。”店铺老板的话语中满是庆幸。这一幕,正是漯河市知识产权局将知识产权保护关口前移,实现源头化解“治未病”的生动写照。

原来,该电脑支架专利权人多次向涉案侵权人索赔,漯河市市场监管局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与漯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接,收集国内近期多发易发、群体性知识产权侵权纠纷相关信息,提前向相关经营主体发布预警,让群体性侵权风险得到早识别、早提示、早化解。截至目前,漯河市已发布知识产权侵权风险预警5期,涉及商标、专利12个,组织1136家经营主体开展自查,接受咨询52起,提供知识产权侵权判定咨询意见9件,成功阻断潜在侵权纠纷40余起。

前端疏导,把政策服务“送上门”,是漯河市知识产权保护的又一重要举措。当漯河市市场监管局监测到南街村集团“南德”商标在境外被抢注的信息后,立即向南街村集团发出预警提示,迅速组建服务指导专班,针对境外不同侵权地区的法律规定,出具了因地制宜的指导意见书。专门邀请专业律师“面对面”对企业涉外维权程序路径、纠纷的潜在风险和后果进行分析研判。今年以来,已发布3期《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预警提示》,出具指导意见书4次。

构建协同“大网格”,进行多元调解,为漯河市知识产权纠纷化解提供了有力支撑。作为全省唯一食品领域的知识产权快速维权平台,漯河市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密切监测企业动态和法院立案信息,创新为企业量身定制外观设计风险提示专项服务,并与漯河市召陵区人民法院、漯河仲裁委员会开展协作,形成了“监测预警 + 人民调解 + 行政调解 + 仲裁调解”的多元化解机制。其参与调解的“某食品企业与某肉食品企业不正当竞争纠纷案”入选了最高人民法院多元纠纷案例库。目前,全市知识产权非诉维权援助机构已达83个,设立16个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工作站,实现了各县区工作站全覆盖,织密了“市—县—乡”三级维权网格,搭建起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新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