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 ISO9000 认证时,高新区从体系搭建到材料审核全程帮扶指导,帮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 谈及政策支持,平顶山市科隆新材料有限公司(下称 “科隆新材料”)负责人感慨道。作为全国质量认证重点帮扶试点,平顶山高新区聚焦主导产业,以质量认证为抓手,构建全周期服务体系,不仅培育出科隆新材料等全国质量管控标杆企业,更带动 50 余家中小企业借认证实现管理升级,为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政策 “精准滴灌”:筑牢认证工作根基
平顶山高新区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纳入 “质量强区” 战略核心,出台《平顶山高新区质量强区三年行动方案》,构建 “激励 + 导向 + 协同” 政策体系,形成 “认证 — 提升 — 增效” 良性循环。
在产业导向上,该区避免企业 “盲目对标”,强化电气装备、尼龙新材料、新能源储能三大主导产业认证指引;同时将认证结果纳入专精特新 “小巨人”、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标准,实现 “认证 + 培育” 双向赋能。截至目前,全区 50 余家企业通过 ISO9001 认证,专项认证企业数量较 2024 年增长 12%。
服务 “贴身护航”:破解认证落地难题
“‘质量管家’12 次上门,帮我们梳理 132 项文件体系、规范 8 个生产流程,解决了供应商审核不清、质量数据追溯难等 6 个关键问题。” 回忆 ISO9000 认证过程,科隆新材料质量负责人对 “管家式” 服务赞不绝口。
为打通认证 “最后一公里”,高新区推出 “质量管家” 服务:组建质量专家、第三方机构人员、行业顾问团队,对企业 “一企一档” 跟踪服务。准备阶段,免费开展标准解读培训,累计为 2000 余家小微企业培训 2800 余人次;实施阶段,深入一线 “把脉问诊” 定制方案;优化阶段,协助建立持续改进机制。
此外,该区搭建 “认证服务资源库”,整合 10 余家权威认证机构、23 名质量专家、5 家检测机构资源,提供 “一站式” 服务;开通设备校准 “绿色通道”,缩短认证准备周期 40%;开展 “认证服务三进” 活动,累计帮企业解决原材料检验、生产监控等问题 300 余项,小微企业满意率达 98.6%。
生态 “协同联动”:激活区域质量动能
“我们不仅自身通过认证,还带动上下游 3 家配套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科隆新材料相关负责人介绍。高新区以标杆企业为支点,推动产业链协同认证,打造 “认证标杆示范矩阵”—— 科隆新材料凭借全流程质量管控获评 “全国优良案例”,标杆企业累计向 12 家企业分享经验,带动 3 家尼龙新材料企业启动专项认证。
针对主导产业共性质量问题,该区创新 “认证 + 产业” 提升机制,推动产业集群整体质量水平跃升,形成 “一家标杆引领、一批企业跟进、一个产业提质” 的良好格局。
认证 “增信赋能”:点燃企业发展引擎
“凭借 ISO9000 认证,我们切入高端汽车供应链,产品用于汽车后视镜部件,订单量同比增长 30%;通过‘认证 + 金融’模式,还获得信用贷款,解决了扩产资金难题。” 科隆新材料的发展变化,是高新区 “认证增信” 效应的生动体现。
该区推动 “认证 + 金融” 深度融合,将企业认证结果作为信贷审批重要参考,助力破解小微企业 “融资难、融资贵” 问题。目前,全区通过认证的 50 家中小企业中,38 家实现销售额同比增长,12 家进入国内高端市场或国际供应链。
下一步,平顶山高新区将持续优化认证服务体系,推动更多企业以质量为翼向高端迈进,全力建设高质量产业集群,打造全国质量认证帮扶示范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