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质量强省
整治攻坚出实招 长效治理护民生
河南下大力气织密食品安全 “防护网”
发布时间:2025-08-29
来源:佚名

“从超市买到的蔬菜能现场检测农残,外卖订单有骑手监督员‘把关’,孩子在学校吃的午餐也能查到食材来源……”如今,河南群众对食品安全的安全感,正来自全省市场监管系统一场覆盖生产、流通、消费全链条的专项整治行动。近日,记者从河南省市场监管局获悉,该局通过超常规举措攻坚、多维度机制筑牢、全社会力量参与,正以“钉钉子”精神扎实推进食品安全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同时直面问题短板,为后续治理明确路径。

整治攻坚:用数据说话,让违法者止步

“查到问题样品必须一追到底!” 在河南肉制品专项整治现场,执法人员的话掷地有声。这场始于年初的食品安全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以 “标本兼治” 为核心,从组织领导到案件查办,每一步都走得扎实有力。

该省市场监管局成立由主要负责同志牵头的领导小组,印发多份实施方案,省局先后召开6次党组会、3次“组组会商”会统筹推进,鹤壁、三门峡等地由分管副市长挂帅,形成“上下同频”的整治格局。为精准揪出风险,全省深化靶向抽检——省本级对植物油、肉制品、食品添加剂专项抽检,问题发现率分别达19.21%13.57%9.76%;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开展飞行检查16次,向48家高风险食品生产企业“问诊把脉”体系漏洞。截至目前,全省完成食品抽检监测21 万批次,评价性抽检合格率99.78%,检查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超 6.5 万家次,排查整改问题隐患9208个,整改率96.9%

对违法行为的 “零容忍”,体现在一组组硬核数据中:全省查办各类食品案件10578件,罚没金额5459.55万元,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刑案件立案126件。其中,肉制品专项整治深挖线索185条,行政立案296起,44件涉刑案件推动17人被追责;食用植物油、酸辣粉等重点品类整治同步发力,仅酸辣粉企业就排查135家次,监督抽检362批次,从原料到标签实现“全链条扫描”。值得关注的是,省市场监管局联合驻局纪检监察组开展18地市暗访检查,累计检查151家经营主体、发现问题361 个,向纪检监察机关移送履职不到位线索22个,2人被给予党纪政务处分,以纪律刚性压实监管责任。

机制筑基:从“一阵风”到“常态化”

“以前查办跨部门案件容易‘卡壳’,现在有了行刑衔接规定,和公安、检察部门配合更顺畅了。” 郑州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的感受,源于河南去年出台的《市场监管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暂行规定》。该规定明确案件移送流程、涉案物品处置等关键环节,今年以来,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向公安机关移交食品涉刑案件231件,126 件已立案,“部门联动、无缝对接” 的打击模式逐渐成熟。

风险防控的“预警网”也在持续完善。省市场监管局印发《食品安全风险交流预警协调联动工作机制》,联合公安、农业农村、卫健等部门开展2次跨部门风险会商;建立肉制品整治“周研判”、抽检信息“月通报”机制,针对食用油非法添加非停用物质等风险,提前与公安部门对接摸排,目前案件侦查稳步推进。在群众高度关注的校园食品安全领域,今年1月省政府食安办牵头5部门部署全链条防控,春季开学期间检查学校食堂及周边商户3.15万家次,中高考期间实现考点食品安全“零事故”;同时探索“校园餐”举报奖励机制,已落实奖励1.02万元,139名举报人获得激励。

食品生产环节的监管同样“精细化”。上半年,省市场监管局制定《食品生产监督检查计划》,推广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线上抽考 APP,组织“新版标准法规”“标签标识新规”培训,2万余人参训;严格食品生产许可审查,受理183件申请、办结155件,其中12家因不符合要求被“拒批”;在保健食品监管上,17家企业的44 个“双无”(无有效期、无产品技术要求)品类正有序推进换证,从源头守住质量底线。

社会共治:让每个人都成为 “监督员”

“您点的这份蔬菜,农残检测合格,请放心食用。” 在郑州市某社区超市,工作人员向市民展示刚出炉的检测报告。这是河南“你点我检”“你送我检”活动的日常场景,目前已有14.56万群众参与网上点检,大家“点单”、监管部门“检测”,让食品安全看得见、摸得着。

不仅如此,河南还创新社会监督模式:先期聘任420余名外卖骑手为 “食品安全监督员”,他们在送餐途中发现违规商家可即时上报;开通12315平台短信告知服务,日均发送近4000条信息,实现投诉处理进程“实时跟踪”;举办11期“食安中原”公益大讲堂,超60万人次在线学习食品安全知识,许昌市还自编肉制品等6类食品教材,免费发放给生产企业和小作坊经营者。

在产业发展与安全监管的“双向赋能”上,河南同样有新探索。上半年,该省市场监管局举办休闲食品产业链政银企对接会,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与10家龙头企业牵手,为万亿级食品产业注入资金活水;首届中原休闲食品工业设计大赛吸引57家单位参赛,征集作品4159件,评选出的优秀设计正转化为产业升级动力,让 “河南味道”既安全又优质。

直面问题:找差距才能补短板

河南省市场监管局在自查报告中坦诚指出,当前河南食品安全工作仍面临挑战:全省126万户食品生产经营主体中,90%以上是小生产经营户,部分存在故意违法、设施简陋等问题;基层监管力量薄弱,部分乡镇市场监管所成长期人员得不到补充,基层执法人员负荷远超合理水平,经费和装备不足问题突出;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化平台建设滞后,食用农产品追溯、网络销售新业态监管等仍有 “缝隙”;职业举报 “产业化”挤占行政资源,网络舆情“燃点低”考验基层应对能力。

针对这些问题,河南省市场监管局已明确下半年工作计划:持续推进肉制品、食用植物油、食品添加剂滥用综合治理等专项整治;开展企业主体责任知识大竞赛、30家高风险企业体系检查;完成18家特殊食品企业技术帮扶、20家许可合规性抽查;推进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可视化监管,举办休闲食品产业培育推进会…… 同时呼吁省纪委监委关注基层监管队伍建设,共同破解“人少事多”等难题。

从田间地头到餐桌饭碗,从企业车间到监管一线,河南正以“整治攻坚 + 长效治理”的双轮驱动,织密食品安全“防护网”。这场关乎千万人健康的民生工程,不仅让群众吃得安心、吃得放心,更为河南建设食品强省筑牢了安全基石。